荣誉纷至沓来,可谁能想到这期间的历程是何等的艰辛和漫长。
1993年,中银引进了第一条LR6无汞锌锰电池生产线,此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技改,从日本等国引进了5条无汞碱锰电池生产线。此时,作为技术骨干的钱靖深知,企业光靠引进是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因此,从设备引进的第一天起,钱靖就开始着手对生产线的"消化吸收":从解决引进设备的适应性、使生产线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到后来可以不依赖进口、使设备零部件全部国产化,钱靖对这几条生产线的技术问题几近吃透。
由于中银生产的电池质量好,价格低,产品出口量连年大幅增长。眼看着竞争对手日渐强大,国外的相关企业坐不住了:2000年,一直为中银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的国外厂商开始对中银实行技术封锁。一面是高性能电池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一面是国内的高性能碱性电池生产线仍一片空白。怎么办?“不创新,就将永远被排除在市场之外!”钱靖当机立断:整合技术力量,自主研发。钱靖迅速建立了研发小组,主持了设计全程,并集中力量对核心技术进行了攻关。在他的带领下,研发小组终于完成了包括电池主生产线、原材料及配件生产设备和电池包装设备的研发。该项目一经面世,就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因为它不仅是国内首创,与进口的国外同类设备相比,还具有生产速度快、精度高、通用性强等优势。当日本业界人士看到这条生产线时,不得不佩服地伸出了大姆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