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中国会展教育 难的是定位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1年01月04日 09:35

  “如果中国会展教育受到褒奖有我的贡献的话,那么中国会展教育遭到批评,我也难逃责任。”这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可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位中国会展教育的创始人,总有一些深入而独到的看法。在会展业进入后世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营报就会展教育界的现状,专访了刘大可。

  “大学不是给某个会展企业定点培养人才”

  记者:会展专业从2003年正式设立到现在,已经走过8年历程,您能谈谈对当前会展教育的感受吗?

  刘大可:我对现在的会展教育有种一窝蜂的感觉。出现这种现象,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这里有个大背景——中国教育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上大学对很多人还是一个奢望,所以不论什么专业,只要有一个上学的机会,能够拿到文凭,即便将来不在这个专业发展,也会去上学。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校设置的大部分专业几乎都能招到学生,特别是对普通高校,情况更是如此。

  其次,会展行业是一个新生行业,近两年各级政府一直在推动它发展。尽管会展业本身对GDP的贡献不大,但其社会影响不小。每次我们看到展览举办或者会议召开时,都有大批媒体采访,相关领导也会出席,这就在无形之中进一步放大了会展活动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会展人才需求泡沫化了。但不少会展活动是一次性的,所需的人员也是短暂的。比如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很大一部分人就得转业。

  我们首先要清楚,搞会展教育不是在培养志愿者或者临时工,而是需要培养能够找到长期饭碗的职业人士,所以会展教育要对准职业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应付大型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人力不足。记者:既然会展教育是培养长期服务于会展业的人,可我们也常听到会展界的人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刘大可:是这样,我把教育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做教育的,另一个部分是做培训的。做教育注重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做培训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提高。教育的结果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培训的结果是将人培训成“一个训练有素的人”。我认为对会展界而言,受过良好教育的这一部分人,缺口还比较大。

  学校应该怎么教育人?会展界又需要什么样的人?业界有业界的说法,学校有学校的意见,双方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达不成一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展行业本身的特点。

  一般所说的培训,比如培训维修钟表,培训之前不会维修和之后会维修是非常清晰的对比,而且如何维修也有明确的标准。这就是说,一般培训的标准和结果都很清楚,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技术线路和职业界限。但会展培训不同。比如组织一个出境展,需要招商,需要帮客户申请签证,需要确定邀请函,需要安排客户的境外接待等。但这些工作并不只有会展系的学生学过,不少环节旅游系的学生也懂,甚至一些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经过短期培训也能明白。这就说明,会展培训没有清晰的技术要求,找不到相对清晰的技术路径。这也导致会展教育的课程设计和业界的要求之间,产生了距离感。

  现在会展公司说学校培养出的人用不上,可是要让会展公司来提出具体要求,他们也无法描述得很清楚。这正是会展教育的一个“特色”。

  记者:在这个“特色”下,会展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刘大可:这里有个前提:教育应该是终身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所受教育包括很多层面,比如大学里的教育、工作单位的在岗培训、行业协会的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等,不同的教育类型有不同的要求,每一种教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目标定位。

  在我看来,大学是宽泛式的教育,目标我总结为九个字:首先要“会动脑”,一个大学生还想不明白自己的专业是什么、自己从事的行业的规律是什么等等,那还能干什么?

  第二是“会动手”,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比如说旅游学院的学生毕业到公司后,要会填签证;学金融的学生,到银行后要会点钞票。当然不是说一直做这些事,但这都是最基本的,要会动手,能干点活。第三是“会学习”,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在学校永远学不全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最明显的特长是会学习,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所以,大学教育不是给某个企业定点培养人才,而是要给行业、给社会培养人才。现在很多会展公司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对口、用不上,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企业忽视了自己该有的培训,那不是大学能够承担的责任。

 [1] [2] 下一页
稿源: 中国经营报   编辑: TV实习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会展集萃
甬城展会
责任编辑:
联系电话:0574-87682597 QQ:81663660 地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