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宁网播报员 金丽娜)“以前请农技专家来我村指导黄花梨培植技术需要跟专家预约,况且人家专家来一趟也很累,很不方便,现在有了网络,我只要通过在线交流就可以把情况跟专家说明,再把图片发过去,专家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邵家渡村黄花梨种植大户徐海国如是说。从去年开始,洪塘街道通过区、街道、村三级补贴共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村务网站、开通了村级新农村特色彩铃和镇级乡情网、提高宽带普及率等,利用信息化建设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近年来,洪塘街道通过农村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将城市资源导入农村,拉近农民与政府的距离,消除农村的地域限制,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全国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同时,通过街道相关部门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将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供求信息与农民的农业生产、销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农民朋友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使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决策和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产销对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
现在,像徐海国这样通过网络“不出门、点击鼠标就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好处”的农民在洪塘还有很多:绿艳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潘树增通过网络信息引进了葡萄新品种——“夏黑”,带领一方农民致了富;邵家渡、朱届村通过网络引进了猕猴桃的新品种,打破了洪塘蜜梨、葡萄这两种较单一的水果种植模式。
与此同时,该街道针对过去农村电脑普及率不高的情况,专门请老师为农民开展电脑操作和上网培训,让他们会用电脑、爱用电脑、擅用电脑。而农民电子图书馆等应用系统则为农民们打开了眼界,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
据介绍,近期洪塘街道将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完善以光纤网络为主体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同时为经营大户、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优惠接入宽带,并提供信息化应用专业培训,让他们不但能够从互联网获取需要的信息,也能够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到上面,供需信息、购销信息互相畅通,把握每个商机,以信息化促进江北农村经济发展。此外,还将完善村务网站建设。以村务网站为平台,将村务公开、劳动就业、农业技术等涉农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和共享。目前,已创建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6个,达标村4个。按计划,到2009年年底,该街道70%以上行政村要创建为信息化示范村,其余的村达到达标村标准,以信息化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搭建新平台。(文/金丽娜 马浙英)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梨种植 波网 就业 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