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关于素数研究的公开讲座几乎无人问津,但在去年的某一天,它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400多人把讲座的会堂挤得水泄不通,有35人在隔壁教室通过视频听讲座,还有80人因为实在没有地方安置被打发走了。这一切改变都缘于主讲人陶哲轩。 今年只有33岁的陶哲轩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华人家庭,父母都来自香港,人们对于陶哲轩的惊叹从他两岁时就开始了,在这个普通孩子不能数数的年龄,陶哲轩就已经开始教别的孩子数数了,8岁时陶哲轩升入中学,曾参加SAT也就是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测试,800分的满分,陶哲轩得了760分,而美国十七八岁的学生中也只有1%能够达到750分。20岁时,陶哲轩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然而仅仅过了4年,他就以24岁的年纪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正教授,陶哲轩的研究涉及质数或素数形式,在压缩感知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令工程师可以开发出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天文仪器和数码相机领域的更尖端、更有效的成像技术。
在数学上的巨大贡献让他在2006年获得了“菲尔兹奖”,这个奖项的地位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对于陶哲轩,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导师曾这样说过,每一代人当中都会出现也只会出现那么几个天才,陶哲轩就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