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1:像素是摄像机宣传的重点,基本都排在摄像机性能介绍的第一排,但像素并不是越多越好!动态影像在DV格式下达到其理论分辨率(720*576)只要42万有效像素就够了。再多10——20%的余量!现在DV机多出来的像素主要用于:1、数码防抖;2、拍摄静像;3、商业宣传……等!在相接近的技术条件下(除非出现划时代的技术更新,个人观点,差价5000元左右都是在相同的技术水准下的,如SONY的940和松下的350),理论上像素越高,单个像素的感光量越少,亮度稍差的条件下图象效果就反而越差,在目前的技术下,镜头的品质,CCD的尺寸远比像素重要的多!
建议2:摄像机的数码相机功能也是宣传的重点,但几乎所有用过DC的人都会对摄象机的DC性能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不堪入目”!所以不要对DV的DC功能报有期望!
建议3:机器可以酌情选择,但CCD尽可能选大一点的。这是我们玩到一定程度后的由衷之言!我一直呐闷为何SONY的30E在低亮度下效果不如松下的MX8,后经松下公司证实MX8的CCD是1/3.8英寸的,也就是说是因为1/4英寸不如1/3.8英寸,别小看这0.2,如果摄像机可以象PC一样DIY的话,我愿意把红外夜视,动作感应拍摄,逐行拍摄,变焦MIC,灵敏排风功能......等等叽叽歪歪的功能都不要!再加500大洋就换这0.2!
建议4:不必要求变焦大,现在的机器基本都有10—20倍的光学变焦,100——700的数码变焦。但是手持拍摄变焦越大,画面越容易抖,数码变焦则是像素放大,清晰度会下降!个人认为就民用机来说有*5的光学,*50的数码变焦就足够了!值得提醒一下的是光学变焦距离和CCD尺寸有很大关系,如1/4的CCD,10倍光学焦距,光学变焦镜头移动的距离是10CM(假设值)的话,换成1/6的CCD,光学变焦镜头移动的距离同样是10CM,光学焦距可以达到20倍(这只是个方便解释的假设数据,具体换算公式不详),也就是说同样是10倍光学变焦,1/4要比1/6CCD的硬件成本高,这就是近来的CANON的1/6英寸CCD新型号能有18倍甚至22倍的光学变焦的理由。我的DS25是1/4英寸CCD,20倍光学变焦的!20倍的光学变焦几乎是民用市场上的最大值了(窃喜......)!
建议5:机器并不是型号越新,功能越多,性能就会越好。我对比过单CCD的SONY的当时最高价型号30E和最低价型号15E,动态图象几乎看不出差别,而现在的40E,50E又加了一些叽叽歪歪的功能,相信也是没什么花头的!除非是3CCD的机器对比单CCD的才会有质的飞跃。个人认为就目前市场上的民用机来说,最差的3CCD也比最好的单CCD的机器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