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有人问:康熙怎样做皇帝?康熙帝智擒鳌拜后是怎样工作的?我以康熙十年(1671年)为例,这年他18岁,每天所做工作,主要是五件事:一是御门听政,二是接见官员,三是批答奏章,四是后宫问安,五是明经读书。举一天为例,并稍作说明。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十四日:早,到乾清门听政;辰时,在弘德殿听讲官进讲《论语o君子不器》章;午时,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未时,到瀛台赐进贡蒙古王公宴。回宫后,接见大臣;读书写字;批阅奏章等。史书记载:"宫中手不释卷,研精义蕴,亲御丹铅,少暇即游艺翰墨。"
我今天主要讲康熙帝每天的主要工作--御门听政。康熙帝亲政后,实行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就是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就是朝廷办公会议。一个单位、一个公司不是有办公会议吗?清朝朝廷的办公会议,就叫做御门听政。这个词儿、这个制度,是康熙大帝的一个创造,也是康熙大帝的一个贡献。
我们先作历史的回顾。皇帝上朝,古已有之。明朝的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有上朝处理军国要务的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设计,有严重缺失,主要是没有规定朝廷会议每日必行,也没有规定朝廷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这就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朝廷会议不经常、不定期举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其二是,朝廷会议皇帝不参加、或不经常参加,因此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事而不议,就是重大事情不举行朝廷会议;二是议而不果,内阁会议后皇帝不批;三是议而不行。过去我讲过,明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大臣只有苦求皇帝上朝,而不能拿出祖制要求皇帝上朝。清初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三代,已经充分注意到明朝这一弊端,并认为这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
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疏言:"太祖高皇帝开创初,日与四大贝勒、五大臣及众台吉等,讨论政务得失,咨访兵民疾苦,使上下交孚,鲜壅蔽,故能上合天心,下洽民志,扫靖群雄,肇兴大业。太宗文皇帝缵承大统,绍述前猷,亦时与诸王、贝勒、大臣讲论不辍。"但是,在这以后,顺治皇帝热恋董鄂妃、子死妃丧,闹着要出家、要自杀,无心勤慎政事、更无心上朝听政。
康熙大帝的可贵之处,在于既能汲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又能继承清初优良的传统,加以总结,定成制度,亲做表率,以传久远。(文/央视国际)
|
稿源:
CCTV
编辑:
沈宇
|